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川西北飞来峰广泛分布,关于飞来峰的成因说法有多种不同的观点,近来周自隆等提出的巨型冰川漂砾成因受到重视.为验证此观点的准确性,在岷江断裂带附近进行野外考察,分析飞来峰的地层及其与构造运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飞来峰的分布位置与断裂有较好的匹配关系,其形成时期与断裂活动期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飞来峰主要受构造运动的控制,通过断裂的逆冲推覆将岩体从远处带到现今的位置,是构造运动的产物,且以大规模的推覆作用为主,并伴随有重力滑覆,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现在的飞来峰,而并非冰川活动所致.
推荐文章
合肥盆地防虎山飞来峰的成因动力学探讨
防虎山飞来峰
地球物理特征
成因动力学
合肥盆地中部
再论龙门山飞来峰
龙门山
飞来峰
滑覆构造
四川广元三堆地区飞来峰的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演化
飞来峰
推覆构造
后展式
喜山期
三堆地区
四川广元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飞来峰成因的新证据
飞来峰
冰川漂砾
冰冻灰岩
冰川固体流
推覆构造
冷接触
四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西北飞来峰成因探讨
来源期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川西北 飞来峰 冰川 构造运动 推覆 形成机制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地质与勘查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
页数 4页 分类号 P542.2
字数 25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5005.2009.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月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12 131 6.0 11.0
2 颜世永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9 70 5.0 8.0
3 周瑶琪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54 479 13.0 19.0
4 杨恒书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7 42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6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川西北
飞来峰
冰川
构造运动
推覆
形成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5005
37-1441/TE
大16开
山东省东营市北二路271号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519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