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颞侧和上方3.2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角膜表面形态的不同影响.方法 收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4例54眼,将患者随机分为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组(A组)和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组(B组).检查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和3个月视力、手术源性散光(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SIA)和角膜地形图.结果 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A组SIA分别为(0.70±0.34)D、(0.64±0.29)D、(0.60±0.27)D、(0.55±0.26)D,B组分别为(1.18±0.48)D、(1.05±0.42)D、(0.88±0.38)D、(0.77±0.35)D.术后1 d,A组SIA较B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2组SIA逐渐有减小趋势,但A组SIA仍小于B组,术后3个月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2组角膜表面非对称性指数(surface asymmetry index,SAI)、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urface regularity index,SRI)均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的SAI、SRI较B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A组SAI、SRI同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SAI、SRI仍比术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2组SAI、SRI同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之间各相应时间点SAI、SRI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操作方便,术后SIA、SAI、SRI均小于上方透明角膜切口,对角膜表面形态的影响小,术后早期视力恢复好.是较理想的手术切口方位.
推荐文章
不同位置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散光分析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角膜
散光
不同角膜切口行白内障手术后效果分析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角膜切口
角膜散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位置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对角膜表面形态的影响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超声乳化术 手术源性散光 角膜切口 角膜地形图
年,卷(期) 2009,(8)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7-59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74.1
字数 386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钟敬祥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49 150 6.0 8.0
2 朱春玲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7 21 3.0 3.0
3 刘斐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眼科 21 126 6.0 10.0
4 邵东平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眼科 25 133 6.0 10.0
5 杨晓然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眼科 15 114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34)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声乳化术
手术源性散光
角膜切口
角膜地形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