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各脉压(PP)与冠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252例入选病例均行冠脉造影术,并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狭窄组(n=180)和非冠脉狭窄组(n=72);根据患者既往有无高血压病(EH)史分为EH组(n=164)和非EH组(n=88).所有患者均于术后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冠脉病变的狭窄程度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结果 EH组较非EH组冠心病(CHD)患病率明显增高(81.1% vs 53.4%,P=0.000);EH组双支、三支冠脉病变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非EH组(28.7%vs 5.7%,P=0.000;29.3%vs 9.1%,P=0.000);冠脉狭窄组动态各收缩压(SBP)、PP均显著高于冠脉正常组(P<0.05),并且各动态PP随冠脉血管狭窄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h动态PP、白日动态PP、夜间动态PP、年龄均与CHD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密切.且夜间动态PP较其他因素与CHD冠脉狭窄程度关系更密切.结论 动态各PP均是CHD冠脉狭窄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夜间动态PP的预测价值更佳.
推荐文章
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血压,动脉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疾病
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
冠心病
血脂水平
冠状动脉狭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动态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期刊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脉压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狭窄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2-33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1.4
字数 28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611.2009.04.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吉元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 277 1002 13.0 17.0
2 贾永平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 149 516 11.0 15.0
3 王睿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 84 222 7.0 11.0
4 范春雨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 87 345 10.0 13.0
5 高宇平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 45 117 6.0 7.0
6 王政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 3 3 1.0 1.0
7 姬富才 河南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脉压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狭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7-6611
14-1216/R
大16开
太原市新建南路56号
22-11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80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