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冷浸田中采用中稻收获后蓄留再生稻,可克服其缺点,提高种稻效益.着眼于传统再生稻种植方式的改造,阐述了冷浸田少免耕畦栽中稻一再生稻"十改"新技术,就是从种好中稻入手,采用少免耕畦作栽培,配之以高产高再生的杂交组合、旱育小苗早插、稀植、少本、宽行窄株、重施促芽肥和壮苗肥、化学除草、综合防治病虫害、适留高桩、合理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料等.
推荐文章
免耕稻福寿螺防除技术
免耕稻
福寿螺
防除效果
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水稻
机收
再生稻
高产技术
洛党参少(免)耕栽培技术
洛党参
栽培
少(免)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冷浸田少免耕畦栽中稻-再生稻"十改"新技术
来源期刊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冷浸田 少免耕畦栽 再生稻 栽培技术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7
页数 2页 分类号 S5
字数 29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7774.2009.0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卿国林 10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冷浸田
少免耕畦栽
再生稻
栽培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学学报
月刊
1007-7774
11-6016/S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农业部北办公区中国农学会
18-161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5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2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