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强震区高心墙堆石坝的特点,在对高土石坝进行三维真非线性有效应力地震反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高土石坝极限抗震能力的研究方法.结合两河13工程,从稳定、变形、防渗体安全等方面对两河口高心墙堆石坝的极限抗震能力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根据坝坡稳定性、地震残余变形、液化可能性、单元抗震安全性及防渗体安全等多角度的评价结果,初步认为两河口高心墙堆石坝的极限抗震能力为0.45g~0.50g.
推荐文章
高心墙堆石坝极限抗震能力初探
高心墙堆石坝
极限抗震能力
破坏模式
高面板堆石坝抗震安全评价标准与极限抗震能力研究
高面板堆石坝
抗震安全评价标准
极限抗震能力
坝坡动力稳定性
地震残余变形
高心墙堆石坝极限抗震能力初探
高心墙堆石坝
极限抗震能力
破坏模式
高心墙堆石坝地震动力特性及抗震极限分析
心墙堆石坝
地震响应
极限抗震能力
抗震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心墙堆石坝的极限抗震能力研究
来源期刊 水力发电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水工结构 极限抗震能力 三维真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法 心墙堆石坝 坝坡稳定性 地震残余变形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10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V3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小生 48 468 11.0 19.0
2 刘启旺 35 372 10.0 17.0
3 陈宁 50 789 15.0 26.0
4 常亚屏 19 566 13.0 19.0
5 王宏 13 139 5.0 11.0
6 赵剑明 36 618 13.0 2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140)
二级引证文献  (147)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1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21)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2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7(3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8(3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9(2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2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工结构
极限抗震能力
三维真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法
心墙堆石坝
坝坡稳定性
地震残余变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力发电学报
月刊
1003-1243
11-2241/TV
小16开
中国北京清华大学水电工程系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6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71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