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内毒素血症早期大鼠心肌损害和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的改变.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9 g/L盐水组(NS组,n=12)和脂多糖组(LPS组,n=48),二组又分为注射0.5、1.0、2.0、3.0、12.0、24.0 h 6个亚组.LPS组腹腔注射5 mg/kg LPS,NS组腹腔注射9 g/L盐水1 mL.在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采其腹主动脉血3 mL,检测其血清CK-MB和cTnI,同时取其心肌标本,行HE染色,制作电镜切片,通过光镜及电镜观察二组大鼠心肌结构改变.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PS注射15 min后,大鼠活动减少、反应慢;1 h后,活动差,反应差;3 h后,出现少动,毛发光泽度减弱;24 h出现进食减少,叫声减弱,对刺激反应弱,毛发光泽度差.与NS组比较,LPS注射后1.0、2.0、3.0、12.0、24.0 h CK-MB显著增高(Pa<0.05,0.01);LPS注射后3.0、12.0、24.0 h cTnI显著增高(Pa<0.05,0.01).LPS注射后0.5 h电镜下见大鼠心肌出现病理改变,心肌细胞纤维变细,少部分肌丝断裂,排列紊乱;线粒体大量增生、肿胀,呈空泡样变,嵴断裂、排列紊乱;核膜完整,但见核周空晕,常染色质、异染色质淡染,1.0 h时光镜下可观察心肌纤维肿胀,胞质淡染,纤维少量断裂,随着时间的推移,心肌的病理改变更明显.结论 内毒素血症早期大鼠0.5 h即出现心肌损害,血清CK-MB、cTnI升高稍晚,随时间增高逐渐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