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种子也飞天?当然!那叫航天育种。航天育种又称“空间诱变育种技术”。指的是卫星将农作物种子带到200~400千米的太空中,利用太空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高洁净等特殊环境,使生物遗传性发生变异。在太空环境中,液体可以变成圆圆的水珠悬在空间。微重力对植物的激素分布和细胞结构有明显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专家解释说,种子在太空飞行时,在空间环境诱变作用下产生变异,人们把有益变异加以选择利用,在地面选育新种质、新材料,从而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的新品种。这就是种子飞天的意义。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种子也飞天
来源期刊 小百科:高年级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农作物种子 飞天 中国农业科学院 太空飞行 空间环境 航天育种 育种技术 细胞结构
年,卷(期) 2009,(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
页数 2页 分类号 S339.3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农作物种子
飞天
中国农业科学院
太空飞行
空间环境
航天育种
育种技术
细胞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小百科:高年级版
月刊
1005-5479
11-3220/Z
北京阜成门北大街17号
82-579
出版文献量(篇)
55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