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患者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前后食管pH值的变化,探讨24 h食管动态pH值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7年2月至2008年4月对我院20例食管GERC患者(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40 mg/d,晚上顿服,连服8周).治疗前后动态监测其24 h食管pH值,采用Johson和Demeester 6种参数指标进行评价,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并与文献报道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pH<4的总时间百分比、立位pH<4的总时间百分比、卧位pH<4的总时间百分比、pH<4的反流次数、反流持续>5 min次数、最长反流时间(min)分别为13.5±8.5,12.2±4.0,15.8±4.1,56 ±13,4.15±1.87,26.2±16.5,治疗后分别为2.7±1.3,3.9±1.9,1.9±1.0,18 ±11,1.24±0.65,7.4±2.1.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各参数诊断阳性率采用配对资料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4 h食管pH值的监测显示,奥美拉唑治疗能降低食管pH值,从而有效地治疗GERC.
推荐文章
胃食管反流病人24 h食管pH值监测结果分析及护理
胃食管反流病
咽部异物感
慢性咳嗽
24
h食管pH值监测
护理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24h食管pH值监测的临床意义
胃食管反流
咳嗽
氢离子浓度
奥美拉唑
24h食管pH值监测胃食管反流的临床分析
24 h食管pH值监测
胃食管反流
儿童
24h食管动态pH监测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
新生儿
胃食管反流病
24h食管动态pH监测
诊断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24h食管pH值监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咳嗽 氢离子浓度 奥美拉唑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9-39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
字数 27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1-7368.2009.06.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皆平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284 2128 22.0 29.0
2 罗和生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586 3775 26.0 36.0
3 邹莉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20 59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2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食管反流
咳嗽
氢离子浓度
奥美拉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月刊
1671-7368
11-4798/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82-637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37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234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