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索骶后孔与髂后上棘的位置关系,为八醪穴的体表精确定位提供一种简易方法 .方法 测量105例成人骨盆标本的骶后孔间宽和髂后上棘间宽等统计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测量数据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成人男、女性八髎穴(第l至第4骶后孔)间宽和髂后上棘间宽分别为:男性(38.87±4.73)mm,(33.47±3.97)mm,(29.01±3.42)mm,(25.53±2.50)mm,(64.19±5.76)mm;女性(34.25±3.31)mm,(29.51±3.14)mm,(25.86±3.61)mm,(22.54±2.28)mm,(57.72±5.41)mm.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第1、第2和第3骶后孔)间宽与髂后上棘间宽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下髎(第4骶后孔)间宽与髂后上棘问宽也有正相关关系.结论 根据可触摸的体表标志髂后上棘和骶椎棘突,结合骶后孔间宽和髂后上棘间宽回归方程可以较准确的为八髎穴定位.
推荐文章
八髎穴的临床应用概况
八髎穴
临床应用
综述
宽柄芥F1代性状优势及其与亲本间的相关性分析
宽柄芥
F1代
杂种优势
相关性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八髎穴间宽与髂后上棘间宽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中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八髎穴 骶后孔 髂后上棘 相关性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1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22
字数 156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龙海 安徽中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29 85 6.0 8.0
2 吴成长 安徽中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11 129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3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八髎穴
骶后孔
髂后上棘
相关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中医药
双月刊
1672-0571
61-1397/R
大16开
陕西省咸阳市世纪大道中段
52-2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08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