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双源CT冠脉成像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技巧.方法:180例患者行双源CT冠脉成像,并采用MPR,MIP及VRT等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根据国际冠状动脉分段标准,并按照优、良、中、差4个等级评价冠脉成像质量,分析影响冠脉成像质量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结果:180例患者共评价2575个血管节段,优质血管影像达65.2%(1679段),良达25.3%(651段),中达7.3%(188段),差为2.2%(57段);双源CT冠脉成像优良率达90.5%,不可评价率2.2%.主要影响因素有心率波动(106段)、呼吸屏气不良(52段)、对比剂因素(51段),成像参数的选择(35)等.对因心率波动所致图像质量不佳的106个血管节段进行心电编辑处理后,图像质量不佳者减少至53段(50%),且图像无法评价的节段由38段减少至15段(60.5%).结论:双源CT冠脉成像质量较好,但仍受一些因素影响,仔细的检查前准备、采用心电编辑技术等能有效提高成像质量.
推荐文章
冠状动脉的双源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
双源CT
血管造影术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性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冠心病,支架
再狭窄
先天性冠状动脉变异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双源CT
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变异
护理干预对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成像病人的影响
冠心病
双源CT
副反应
护理干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技巧
来源期刊 放射学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影像技术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7-33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814.42|R543.3
字数 45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313.2009.03.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陶客言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5 13 2.0 3.0
2 彭泽华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7 43 3.0 6.0
3 白林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10 62 4.0 7.0
4 黄红云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3 10 1.0 3.0
5 高燕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7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5)
197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放射学实践
月刊
1000-0313
42-1208/R
16开
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38-12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2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47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