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东濮凹陷深层勘探预示着在深层发育异常高孔隙储层.利用实际资料,发现异常高压纵、横向分布特点,从宏观和微观2个方面对其成因和对储层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超压异常的形成与不均衡压实、孔隙流体增加、孔隙体积减小有关.超压异常控制成岩作用环境及孔隙的纵向演化,主要表现在高次生孔隙的发育和孔隙的分带性.次生孔隙的发育主要受微裂缝形成、生烃酸性环境溶蚀作用、原生孔隙的保存作用、热液循环溶蚀作用和热液交代作用的影响.在异常超压控制下,东濮凹陷深层形成了以次生孔隙发育带为主、次生孔隙递减带和致密带为辅的次生孔隙分布格局.次生孔隙带的广泛发育,对于扩大东濮凹陷深层勘探领域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东濮凹陷天然气成藏规律研究
东濮凹陷
天然气藏
规律
研究
东濮凹陷CO2气资源潜力评价
二氧化碳
气藏
资源潜力
气源岩
实验室模拟
东濮凹陷
东濮凹陷古近系深层次生孔隙垂向分布特征及成因
溶蚀作用
次生孔隙
铸模孔
有机质热演化
异常高压
东濮凹陷上古生界成藏条件研究
东濮凹陷
上古生界
煤系地层
二次生烃
成藏条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濮凹陷次生孔隙成因探讨
来源期刊 断块油气田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异常超压 次生孔隙 成岩环境 孔隙演化 纵向分带 东濮凹陷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0,3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122.2+3
字数 314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文亮 8 53 3.0 7.0
3 贺艳梅 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8 104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11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4)
二级引证文献  (5)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异常超压
次生孔隙
成岩环境
孔隙演化
纵向分带
东濮凹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断块油气田
双月刊
1005-8907
41-1219/TE
大16开
河南省濮阳市中原路157号
36-351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01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