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裁判要旨]本案是访谈类电视节目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名誉侵权责任适用侵权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其中名誉权的客体是权利人的社会评价,不包括本人的名誉感,对行为人的过错判断应以一般理性人的客观标准为宜.作为宪法权力的表达自由既包括对政治性内容的表达,也包括对非政治性内容的表达.现代社会中人们有表达的意愿,也有听取他人表达的意愿.对于电视访谈类节目涉及他人私人信息公开的,不宜轻易认定侵害他人名誉权或隐私权.当名誉权(或隐私权)与表达权发生冲突时,应妥善配置各种权利之间的界限,实现个人权利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推荐文章
探析档案解密类电视节目中的包装设计
档案
解密
电视节目
包装设计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定位与反思
文化类
电视节目
定位
发展
反思
新媒体技术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
新媒体技术
电视节目
应用
访谈类电视节目中编导的作用
访谈节目
编导
作用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谈类电视节目中名誉权与社会效益的平衡
来源期刊 人民司法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行为人 侵权责任 节目制作 构成要件 社会评价 表达自由 上诉人 隐私权 电视节目 侵害名誉权
年,卷(期) 2009,(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4
页数 6页 分类号 G222|D9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玄玉宝 7 13 1.0 3.0
2 孙斌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行为人
侵权责任
节目制作
构成要件
社会评价
表达自由
上诉人
隐私权
电视节目
侵害名誉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司法
半月刊
1002-4603
11-1602/D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北花市大街9号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8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22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