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白芥具有很多优良的农艺性状,从白芥和甘蓝型油菜属间体细胞杂种后代中筛选出多个具有黄籽或趋向黄籽性状的株系,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它们种子的结构.回交后代种皮解剖结构与甘蓝型油菜相似,而与白芥相差较远.种皮色素丰要分布在栅栏层,甘蓝型油菜和部分后代株系中有色素分布,而白芥和部分黄籽后代株系中没有色素分布.栅栏层在甘蓝型油菜中最厚,在白芥中最薄,而后代介于两者之间.回交后代和忖蓝型油菜种皮表面纹饰为网-穴状,白芥为沟槽状或水疱状.胚子叶细胞面积以白芥最小,甘蓝型油菜最大,后代介于两者之间;而蛋白体而积指数以白芥最大,甘蓝型油菜最小,后代介于两者之间.超微结构观察表明,亲本和后代蛋白体均为球状晶体蛋白体,油体有大、小两种,其大小在亲本和后代间有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回交后代株系种子解剖结构与甘蓝型油菜相近,种皮颜色、色泽深浅和栅栏层厚度,以及胚子叶细胞大小、油体和蛋白体等受亲本白芥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推荐文章
白芥和甘蓝型油菜属间杂种后代菌核病抗性鉴定
甘蓝型油菜
白芥
属间杂种
菌核病
芥菜型油菜与甘蓝型油菜种间杂种后代的RAPD分析
甘蓝型油菜
芥菜型油菜
种间杂交
RAPD分析
遗传
甘蓝型油菜与新疆野生油菜属间杂种的获得与分子鉴定
新疆野生油菜
甘蓝型油菜
RAPD分子标记
属间杂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芥和甘蓝型油菜属间杂种后代种子结构比较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白芥 甘蓝型油菜 体细胞杂种后代 种子结构 黄籽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9-1145
页数 7页 分类号 S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09.011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卫东 扬州大学测试中心 44 572 15.0 22.0
2 王幼平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58 315 10.0 15.0
3 张永泰 65 335 10.0 15.0
4 李爱民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54 276 9.0 14.0
6 韦存虚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31 444 12.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芥
甘蓝型油菜
体细胞杂种后代
种子结构
黄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