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上海医学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病程(5、10周)的糖尿病(DM)大鼠氧化应激和血红素氧化酶(heme oxygenase, HO)-1系统的动态变化,探讨HO-1在DM血管病变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同时探讨天然抗氧化剂罗汉果皂苷(MG)对DM大鼠的血管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DM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正常+MG提取物组(C+MG组)、DM组(D组)和DM+MG提取物组(D+MG组),每组均为20只.C组和D组接受0.9%氯化钠溶液灌胃,C+MG组和D+MG组以罗汉果皂苷提取物150 mg/kg灌胃.实验过程中每周监测体重,灌胃5、10周后分别检测血糖、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含量以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水平.取各组胸主动脉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各组血管组织的表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H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血管内皮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①与C组、C+MG组比较,D组、D+MG组各观察时间点的饮水量均显著增加(P值均<0.05),体重均显著减轻(P值均<0.05);从第3周起,D+MG组的饮水量显著少于D组(P<0.05);1周后,D+MG组的体重显著大于D组(P<0.05).②D组、D+MG组5、10周的血糖均显著高于C组、C+MG组(P值均<0.05),D+MG组血糖显著低于D组(P<0.05);病程5周时,D组与C组间血清FF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周时D组的血清FFA含量显著低于D+MG组(P<0.05).③5、10周时,D组TAOC均显著低于C组(P值均<0.05),D+MG组显著高于D组(P值均<0.05);D组MDA水平显著高于C组(P值均<0.05),D+MG组显著低于D组(P值均<0.05).④5周时,D组大鼠血管HO-1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值均<0.05),D+MG组显著低于D组(P值均<0.05);10周时,D组大鼠血管HO-1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值均<0.05),D+MG组显著高于D组(P值均<0.05).⑤5周时D+MG组线粒体肿胀情况较D组减轻,所取标本也未见明显上皮脱落情况,10周时内皮损伤情况较5周时重,但较D组减轻,也未发现细胞核明显固缩、溶解破坏的情况.结论 氧化应激在不同的时期通过影响(诱导或抑制)抗氧化应激蛋白HO-1系统参与DM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MG可以降糖、降FFA,并减轻DM发展进程中的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其抗氧化作用的发挥可能由HO-1介导.
推荐文章
银杏叶提取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
糖尿病
一氧化氮
脂质过氧化
内皮素
罗汉果皂苷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罗汉果皂苷提取物
糖尿病
血糖
血脂
氧化应激
苦苣提取物的心血管保护作用研究
苦苣提取物
血液黏度
血栓形成
心肌缺血
生存时间
桦褐孔菌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桦褐孔菌提取物
糖尿病大鼠
糖脂代谢
生化指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罗汉果皂苷提取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血管保护作用及机制
来源期刊 上海医学 学科
关键词 罗汉果皂苷 2型糖尿病 氧化应激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0-405,彩1
页数 7页 分类号 R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 78 361 9.0 15.0
2 顾晔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心血管内科 24 297 8.0 17.0
3 白玉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心血管内科 5 23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50)
二级引证文献  (98)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4(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罗汉果皂苷
2型糖尿病
氧化应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医学
月刊
0253-9934
31-1366/R
16开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623号
1978-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97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8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