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脾虚及肝郁脾虚模型大鼠与黏附分子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脾虚及肝郁脾虚动物模型,观察两种证候大鼠病理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4(外周血中吞噬细胞膜糖蛋白)、CD62p(可溶性黏附分子P选择素)及CD54(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情况.结果:脾虚型模型的病理组织形态学表现较肝都脾虚型更为明显,两种模型大鼠的CD44、CD62p表达均高于空白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脾虚组的CD54表达高于空白组,而肝郁脾虚组的CD54表达虽高于空白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肝郁脾虚组大鼠的CD44、CD62p表达均高干脾虚组(P<0.05),CD54表达没有差异.结论:CD44、CD62p表达情况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脾虚和肝郁脾虚的客观化证本质指标之一.
推荐文章
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分级与黏附分子CD44、CD62p和CD54表达关系的研究
结肠炎
溃疡性
吞噬细胞膜糖蛋白
可溶性黏附
分子P选择素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野茼蒿对UC大鼠血清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溃疡性结肠炎
野茼蒿
血清黏附分子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TLR2表达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
脾虚
肝郁脾虚
Toll样受体2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CD44、CD62p和CD54表达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医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病机 脾虚 肝郁脾虚 黏附分子 疾病模型,动物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74.62
字数 26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910.2009.05.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喜平 甘肃中医学院基础课部 120 640 14.0 19.0
2 吴建军 甘肃中医学院基础课部 92 493 12.0 19.0
3 贾育新 甘肃中医学院基础课部 57 263 11.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6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58)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病机
脾虚
肝郁脾虚
黏附分子
疾病模型,动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研究
月刊
1001-6910
41-1124/R
大16开
郑州市城北路7号
36-130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7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04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