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低丘红壤地区红壤性水稻土(黄筋泥田)和旱地红壤(黄筋泥)及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的持水和供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红壤性水稻土相比,旱地红壤持水供水能力弱;红壤性水稻土各样品之间持水和释水能力的差异与有机质的变化相似,在红壤地区,培肥土壤有利于提高土壤抗旱能力,土壤利用方式不同改变了土壤孔隙的分布状况,使旱地红壤在低吸力段土壤的水分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推荐文章
福建赤红壤旱地与红壤旱地水分特性的比较
赤红壤
红壤
旱地
土壤水分
福建
红壤性水稻土稀土组分与土壤特性物质的关系
红壤性水稻土
稀土
土壤特性物质
镉离子在两性修饰红壤性水稻土中运移研究
两性修饰
红壤性水稻土
运移
Cd2+
淹水对酸性红壤磷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以江西省旱地红壤和水稻土为例
旱地红壤
水稻土
草酸可提取态磷
磷有效性
淹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旱地红壤与红壤性水稻土水分特性分析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红壤 土壤利用方式 土壤持水特性 土壤供水特性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23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157.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9-2242.2009.02.05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柳云龙 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 31 564 11.0 23.0
5 林文鹏 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 30 392 11.0 19.0
6 尹骏 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 5 76 3.0 5.0
7 施振香 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 8 264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10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11)
二级引证文献  (88)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9(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壤
土壤利用方式
土壤持水特性
土壤供水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学报
双月刊
1009-2242
61-1362/TV
大16开
陕西杨陵区西农路26号
52-150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465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