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3种钩突形态下(位置与形态正常、发育不明显或位置外移和完全切除)鼻腔中烟雾进入上颌窦的方式、上颌窦内烟雾密度和上颌安内烟雾完全交换所需要的时间,探讨钩突对上颌窦气流交换的影响.方法 经鼻内镜检查,选择鼻腔结构正常且上颌窦自然开口通畅的,钩突位置与形态正常、钩突发育不明显或位置外移的两种成人尸头标本各6个.全面开放上颌窦前壁并用透明塑料替代密封上颌窦前壁.从前鼻孔或喉咽接人自制烟雾发生器,导入模拟正常成人呼吸频率和潮气最的烟雾,通过透明的上颌窦前壁,用高清摄像机分别摄录3种钩突状态下上颌窦内烟雾充盈和消散的方式,记录上颌窦内烟雾完全交换所需的时间.结果 钩突位置与形态正常的标本,在正常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情况下,烟雾进入鼻腔后立刻经上颌窦自然开口进入上颌窦,在窦内以漩涡状形式迅速充盈和弥散,完全交换所需的时间为(11.4±1.4)s.钩突发育不明显或位置外移的标本,烟雾进入上颌窦速度明显减慢,没有漩涡样充盈的运动方式,完全交换所需的时间为(24.2±1.6)s,与钩突位置与形态正常的标本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P<0.01).完整切除钩突后,烟雾进入上颌窦均明显减慢,时间大于30 s[(35.0±3.5)s],而且达不到钩突存在状态下的窦内充盈浓度.在钩突形态正常组,把保留钩突和切除钩突两种状态作比较,保留钩突较切除钩突的上颌窦内气流消散时间为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P<0.01).钩突发育不明显或位置外移组,把保留钩突和切除钩突两种状态作比较,保留钩突较切除钩突的上颌窦内气流消散时间为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P<0.01).结论 位置与形态正常的钩突具有保证上颌窦气流交换的生理功能.发育不明显或位置外移的钩突可减少上颌窦气流交换.切除钩突之后,将明显影响上颌窦气流的进入和弥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