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以载Fe2+活性炭为第三极的三维电极法电催化氧化处理酸性大红模拟废水,并对该体系与二维电极法、三维电极法去除废水COD及色度的效率进行对比,同时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及载Fe2+活性炭使用寿命.结果表明:载Fe2+活性炭三维电极法处理效率明显高于二维电极法和三维电极法,在适宜的条件下,该体系对酸性大红模拟废水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可达95%、85%以上,表现出良好的三维电极电解、Fenton试剂、吸附的协同效应.
推荐文章
活性炭颗粒负载Fe-TiO2光电协同处理叶酸废水
Fe掺杂
二氧化钛
光催化
三维电解
叶酸废水
Fe2+/活性炭在类Fenton体系降解苯酚废水中的应用
苯酚
活性炭
催化活性
类Fenton体系
三维流化床电极法深度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三维流化床电极
深度处理
焦化废水
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活性碳吸附
亚甲基蓝
深度处理
印染废水
标准曲线
浓度
吸光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活性炭载Fe2+三维电极法处理染料废水
来源期刊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Fenton法 活性炭 三维电极 酸性大红
年,卷(期) 2009,(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7,41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03
字数 23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2869.2009.09.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汤亚飞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 18 145 6.0 12.0
2 明勇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 2 21 2.0 2.0
3 魏毅 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 2 2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55)
二级引证文献  (35)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Fenton法
活性炭
三维电极
酸性大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2869
42-1779/TQ
大16开
武汉市江夏区流芳大道特1号,武汉工程大学流芳校区,西北区1号楼504学报编辑部收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1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2148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