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伴淋巴结转移的小肠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c-kit基因突变情况,以及对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Glivec)的治疗反应.方法 对2例发生在小肠伴发淋巴结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标志及基因突变分析并随访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治疗效果.结果 2例均为小肠浆膜面肿块,镜下观察肿瘤均以梭形细胞为主,伴有少量上皮样细胞,呈多结节状,并出现大片凝固性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标志肿瘤细胞CD117阳性,基因突变检测发现均存在c-kit基因第11号外显子的突变.例1显示第11号外显子559~569位点杂合性缺失,伴570、571位点TACATA杂合性突变为GACAGA;例2显示第11号外显子559~565杂合性缺失.结论 小肠胃肠道间质瘤伴淋巴结转移是一种少见病变,需要同发生在此处的其他恶性软组织肿瘤鉴别;该肿瘤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治疗效果取决于c-kit基因的具体突变类型.
推荐文章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分析
唾液腺
癌,腺样囊性
淋巴结
肿瘤转移
病理学,临床
胃肠道间质瘤的64排螺旋CT影像特征与病理
胃肠道间质瘤
64排螺旋CT
影像
病理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与CT表现
胃肠道
间质瘤
临床表现
计算机体层扫描摄影术
右半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病理因素分析
右半结肠癌
淋巴结转移
临床病理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肠的恶性胃肠道间质瘤伴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病理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小肠肿瘤 淋巴转移 肿瘤治疗方案 基因 c-kit
年,卷(期) 2009,(9) 所属期刊栏目 人体病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7-620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8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529-3807.2009.09.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艳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12 84 5.0 9.0
2 滕晓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108 412 10.0 12.0
3 孔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10 81 5.0 9.0
4 许林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11 33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28)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肠道间质肿瘤
小肠肿瘤
淋巴转移
肿瘤治疗方案
基因
c-kit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病理学杂志
月刊
0529-5807
11-2151/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5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61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