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粉煤气化制生产甲醇的合成气(CP+H2),其H2/CO(物质的量比)为0.42,而合成甲醇的H2/CO应为2.所推荐的创新工艺,通过配入水电解制的H2,使合成气中的H2/CO达到2,从而免除了传统煤制甲醇工艺中把多余的CO同水蒸气转换成H2+CO2,传统工艺不但浪费了资源,还造成CO2大量排放.有人曾实验用CO作水电解介质制氢,使1m3的H2的耗电量从4.76kw·降到1.667kW·h,所推荐的创新工艺可利用高CO含量的部分煤气作水电解介质循环制氢配入合成气中,使其H2/CO达到2,这样煤气巾的CO还可增产1倍的甲醇.所用的壳牌粉煤纯氧气化工艺,通过改造使气化压力从4MPa提高到6~6.5MPa,就可实现等压合成甲醇,从而可省去合成气压缩机,简化工艺流程,节省能耗和投资.建议国家进行投资,在四川沪州地区开发建设煤气化配水电解制氢联合制合成气用于生产2×(60×104t/a)甲醇的示范装置,然后完善推广.
推荐文章
德士古煤气化工艺CO2排放分析
煤气化
熵产
?损
CO2排放量
绿氢重构的粉煤气化煤制甲醇近零碳排放工艺研究
煤制甲醇
绿氢
二氧化碳
过程集成
过程系统
优化设计
碎煤气化高浓废水零排放及分盐结晶中试试验思考
中试试验
碎煤气化
高浓废水
零排放
分盐结晶
中国省际CO2排放与科技创新的研究
CO2排放
科技创新
边际减排成本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实现CO2零排放的煤气化制甲醇创新工艺
来源期刊 中外能源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煤制甲醇 煤气化 CO2排放 水电解 工艺
年,卷(期) 2009,(8) 所属期刊栏目 替代能源与新能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40
页数 8页 分类号 F4
字数 883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琼玖 12 66 6.0 7.0
2 杜世权 11 61 6.0 7.0
3 廖宗富 9 61 6.0 7.0
4 周述志 8 52 5.0 7.0
5 申同贺 7 47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24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2(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3(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4(4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5(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6(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7(3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8(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9(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制甲醇
煤气化
CO2排放
水电解
工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能源
月刊
1673-579X
11-5438/TK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4层430房间 《中外能源》杂志社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97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