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一种和谐的精神。孔子和儒家提出“仁”的思想,要求人们应当“舍己爱人”。虽然这种思想在封建社会无法实现,但其在中国传统道德中仍处于重要地位。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是崇尚和谐,主张以和为贵。但在今天,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伦理正处在深刻的变革时期。与此同时,中国传统道德慢慢失去了它的光彩与个性,并且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理念,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漠视大学生的生活和他们内心的价值冲突。
推荐文章
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大学生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教育
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
道德教育
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大学生
道德
教育
试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
大学生
消费道德
教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论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生活性
来源期刊 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学生生活
年,卷(期) 2009,(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5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4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永红 9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道德教育
学生生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
月刊
1001-2753
11-4298/G4
北京张自忠路3号
2-625
出版文献量(篇)
40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