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是我国海滨盐沼的入侵植物,与土著种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形成了广泛的竞争;已知丛枝菌根(AMF)对不同植物的生长存在差异性影响;但其对互花米草与芦苇之间的种间关系,是否对互花米草入侵芦苇群体产生作用值得探讨.研究对两物种进行了丛枝菌根接种处理,种植模式处理和盐度处理的三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盐度增加使得单种时芦苇、混种时互花米草的AMF侵染率显著下降(p<0.05),而混种时芦苇和单种时的互花米草AMF侵染率受盐度影响不显著(p>0.05).混种时,两种植物的丛枝菌根形成均受对方影响,并且盐度升高使两种植物之间对AMF侵染率的影响发生变化,在淡水生境下混种时,芦苇的AMF侵染率比单种时降低40.5%,互花米草的AMF侵染率比单种时提高了86.9%,均差异显著(p<0.05);在低盐度下混种时芦苇的AMF侵染率比单种时降低24.7%,差异显著(p<0.05),而对互花米草的影响不显著;在高盐度下混种对芦苇的AMF侵染率影响不显著,而使互花米草的AMF侵染率显著降低,降低率比例达78.7%.在淡水生境下,丛枝菌根对芦苇和互花米草的N、P吸收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咸水生境下生长时芦苇的N、P含量主要受盐度的显著影响(p<0.05),随盐度增加而增加;虽然在咸水生境下丛枝菌根仍旧促进芦苇的N、P吸收,但其影响远小于盐度的影响,并且促进效果受到盐度的抑制;但互花米草的N、P含量不受盐度影响.由此可见,接种AMF对这两种植物的氮磷吸收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其作用大小与侵染程度有关,且受到盐度和种植模式的影响.
推荐文章
芦苇与入侵植物互花米草的光合特性比较
入侵植物
互花米草
芦苇
光合特性比较
崇明东滩
互花米草入侵对鸟类的生态影响
互花米草
生物入侵
鸟类
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籽粒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作物秸秆
丛枝菌根真菌
氮肥管理
玉米产量
养分吸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丛枝真菌对互花米草和芦苇氮磷吸收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丛枝菌根 互花米草 芦苇
年,卷(期) 2009,(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60-3969
页数 10页 分类号 Q94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9.07.06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安树青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湿地生态研究所 154 4192 37.0 59.0
2 李敏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湿地生态研究所 67 837 15.0 27.0
3 陈琳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湿地生态研究所 37 205 7.0 14.0
4 肖燕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湿地生态研究所 6 170 5.0 6.0
5 甘琳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湿地生态研究所 10 113 4.0 10.0
6 胡秋香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湿地生态研究所 3 49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9)
共引文献  (137)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210)
二级引证文献  (127)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5(2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6(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7(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8(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丛枝菌根
互花米草
芦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相关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std.nankai.edu.cn/kyjh-bsd/1.htm
项目类型:面上课题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