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合并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 RAS)患者的凝血及纤溶功能.方法:对高血压病合并胸痛患者,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同时进行肾动脉造影检查,测定凝血系统中内皮素(ET-1)、血管血友病因子(vWF)和纤溶系统中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比较高血压病合并RAS组和非RAS组血中凝血和纤溶系统指标水平有无差异,同时比较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冠状动脉单支、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组与正常组之间这些凝血与纤溶指标有无差异. 结果:(1)157例患者,其中126例(80.2%)患者肾动脉造影正常,另31例患者(19.6%)存在RAS(腔径狭窄≥30%),其中17例患者(10.8%)存在轻度狭窄(30%≤腔径狭窄<50%),14例患者(8.9%)存在显著的RAS(腔径狭窄≥50%),包括5例患者(3.2%)存在显著单侧RAS(腔径狭窄≥70%),2例患者(1.2%)存在显著双侧RAS(腔径狭窄≥70%);(2)RAS组与非RAS组比较,凝血系统中ET-1 和vWF明显升高,而纤溶系统中t-PA显著降低、PAI-1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 ET-1、vWF和PAI-1水平升高,tPA水平降低,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多支病变组与正常组比较ET-1、vWF、 tPA和PAI-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支病变组与正常组比较ET-1、tPA和PAI-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RAS同时合并冠心病组与冠心病组、RAS组的ET-1、vWF和PAI-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tPA水平低于对照组,在RAS合并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高血压病合并RAS的发生率高.高血压病合并RAS患者,尤其是合并有冠心病时,凝血功能亢进而纤溶功能降低.
推荐文章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变化的研究
高血压
糖尿病,2型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
纤溶酶原激活剂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肾素瘤合并副肾动脉致青年继发性高血压病一例
肾素瘤
副肾动脉
继发性高血压病
低血钾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研究进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凝血
纤维蛋白溶解
遗传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血压病合并肾动脉狭窄患者的凝血及纤溶功能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高血压病 肾动脉狭窄 凝血 纤溶酶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心血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7-85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4.1
字数 37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358.2009.06.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卫华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47 232 8.0 13.0
2 易志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9 18 2.0 4.0
3 陈津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高血压病
肾动脉狭窄
凝血
纤溶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
双月刊
1008-6358
31-1794/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4-63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