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二氧化碳这个造成地球温度升高的气体,参加哥本哈根会议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吵成了一锅粥.吵架的主体是二氧化碳的减排数量。1955年,美国研究人员吉尔伯特·普拉斯在详细分析了各种气体吸收红外线的能力之后得出结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1倍,地球温度将升高3至4摄氏度。
推荐文章
富二氧化碳废气生产液体二氧化碳节能探讨
废气
液体二氧化碳
生产技术
节能降耗
二氧化碳化学:二氧化碳的催化转化反应
绿色化学
二氧化碳
环境友好介质
离子液体
精细化工中间体
碳酸酯
噁唑啉酮
喹唑啉二酮
二氧化碳羧基化利用探讨
二氧化碳
羧基化
羧酸
校园二氧化碳浓度时空动态特征
校园
二氧化碳浓度
动态特征
观测
日变化
季节变化
空间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买卖二氧化碳
来源期刊 政工师指南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二氧化碳浓度 买卖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哥本哈根 研究人员 红外线 普拉斯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1
页数 2页 分类号 F552.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氧化碳浓度
买卖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哥本哈根
研究人员
红外线
普拉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政工师指南
双月刊
1006-7620
12-1252/D
天津市河西区台儿庄路40号
出版文献量(篇)
200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