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10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情况,头颅CT或MRI检查梗死灶,ELISA检测外周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浓度,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斑块组血清sCD40L水平高于无斑块组,梗死组高于腔隙梗死组与短暂性脑缺血组,且均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sCD40L浓度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线性相关(r=0.748,P<0.001).CD40/CD40L信号通路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斑块的破裂,且可能参与缺血性脑组织损伤.
推荐文章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病变的临床研究
颈动脉
颅外段
彩色血管超声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变化
腔隙性脑梗塞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塞
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3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医证候的多元统计研究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中医证候
主因子提取
系统聚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浓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CD40配体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3-12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19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1-7368.2009.02.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东芳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95 393 10.0 15.0
2 解学军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3 37 3.0 3.0
3 李光来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157 853 15.0 20.0
4 胡为民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39 167 7.0 11.0
5 薛国芳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47 195 8.0 11.0
6 李娟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61 174 8.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血管障碍
CD40配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月刊
1671-7368
11-4798/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82-637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37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234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