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模拟沸石床系统中,对比探讨了曝气、异养菌和硝化细菌3个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对沸石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曝气作用、异养菌代谢和硝化作用分别可将沸石的再生效率提高0.5%~1.0%、20.9%~31.1%和1200%~1180%,3个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硝化细菌异养菌曝气吹脱.当异养菌与硝化细菌共存时具有协同再生作用,不仅可提高系统的再生效率(接近100%).而且还可提高沸石的再生率(约10%).离子交换、曝气和异养菌单独或共同作用下沸石的再生过程可用y=1-ekx方程模拟;存在硝化细菌作用时沸石的再生过程前、后段分别用线性方程Y=kx和Monod方程拟合(R20.99).结合沸石再生前后表观形态变化的观测.探讨了沸石的再生机理.
推荐文章
饱和吸附氨氮沸石的化学再生方法研究
沸石
吸附
氨氮
化学再生
饱和吸附树脂的生物再生机理研究
吸附树脂
生物再生机理
胞外酶假说
浓度梯度假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天然沸石生物再生途径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沸石再生 曝气 异养菌 硝化细菌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6-511
页数 6页 分类号 X703
字数 49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6923.2009.05.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殿海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102 1688 22.0 37.0
2 周琪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326 8093 46.0 74.0
3 闻岳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714 16.0 25.0
4 李剑波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8 138 6.0 8.0
5 郑南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30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18)
二级引证文献  (78)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工湿地
沸石再生
曝气
异养菌
硝化细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环境科学
月刊
1000-6923
11-2201/X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
2-57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5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478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