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电击致死的诊断依据.方法 收集2001年1月-2008年7月受理的16例意外电击致死法医尸检案例.采用大体观察和HE镜下观察.结果 16例意外电击致死尸检肉眼具典型电流斑者仅5例,光镜下典型电流斑11例.非典型电流斑形态多样化,以单纯性表皮剥脱和颜色改变多见.体内器官病理变化主要为心肌纤维排列紊乱、断裂较明显和部分案例心肌间质灶性出血和血管内皮细胞极性化改变.结论 光镜下皮肤电流损伤是诊断电击致死的主要依据;而心肌的病理改变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
推荐文章
法医病理学尸检270例死因分析
尸体解剖(尸体剖检)
组织病理学
死亡原因
颅脑损伤尸检及法医病理探析
颅脑损伤
尸检
法医病理学
死亡机制
法医病理学尸检118例死因分析
法医
病理尸检
死亡原因
临床意外死亡18例尸检资料分析
尸体检验
死亡原因
法医学
司法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意外电击致死16例尸检病理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病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电击伤 尸体解剖 心肌疾病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人体病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0-38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
字数 41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529-5807.2009.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小毅 广东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92 466 12.0 15.0
2 赵颖海 广东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49 204 7.0 10.0
3 姜汉国 广东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75 325 9.0 13.0
4 罗泊涛 广东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39 138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击伤
尸体解剖
心肌疾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病理学杂志
月刊
0529-5807
11-2151/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5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61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