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结合血管内皮细胞(VEC)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将BMP/VEC/β-TCP和BMP/β-TCP两种复合材料分别植入到兔桡骨15mm大段骨缺损模型中,以单纯植入β-TCP材料作对照.在术后2,4,8,16周,通过大体解剖、X线片、病理组织切片、扫描电镜及荧光标记等方法观察各组材料血管化、骨愈合及降解性.结果 在术后2,4,8,16周,病理组织切片及X线片显示BMP/VEC/β-TCP组骨缺损修复及血管化程度优于BME/β-TCP组和单纯材料组.结论 BMP和VEC联用有明显促进材料血管化及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BMP和单纯植入磷酸钙生物陶瓷人工骨支架.
推荐文章
自制磷酸钙骨水泥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磷酸钙骨水泥
人工骨
生物相容性
骨缺损
修复
磷酸钙生物陶瓷骨诱导机制的研究进展
生物陶瓷
羟基磷灰石
α/β-磷酸三钙
骨诱导机制
BMP-2复合PLGA/磷酸三钙修复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绵羊
骨形态发生蛋白-2
复合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磷酸三钙
骨缺损
BMP/PCC人工骨修复长骨大段缺损的实验研究
骨和骨组织
骨移植
生物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MP和VEC复合磷酸钙陶瓷人工骨修复大段骨缺损的研究
来源期刊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血管内皮细胞 磷酸钙陶瓷 大段骨缺损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3,1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81.7
字数 40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639.2009.0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峰 12 88 5.0 9.0
2 柴云峰 4 5 2.0 2.0
3 马朵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骨形态发生蛋白
血管内皮细胞
磷酸钙陶瓷
大段骨缺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季刊
1672-2639
61-1408/R
大16开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52-24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15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