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D2-40标记人乳腺癌组织微淋巴管密度(LMVD)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0例乳腺癌和15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D2-40的表达,观察其染色情况并计数D2-40阳性微淋巴管,分析其与乳腺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的LMVD高于良性病变组(P<0.01),肿瘤边缘区LMVD均值显著高于肿瘤中心区(P<0.01);肿瘤边缘区LMVD与乳腺癌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P<0.05),与年龄、组织学分型、ER、PR及Her-2受体状态无关(P>0.05);中心区LMVD与上述临床病理参数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D2-40 可以特异性识别人乳腺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内皮细胞,其标记的微淋巴管主要分布于癌周组织;LMVD 与乳腺癌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可用来评估乳腺癌淋巴转移风险.
推荐文章
原发性肺癌D2-40阳性淋巴管密度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D2-40
微淋巴管密度(LMVD)
微血管密度(MVD)
肺癌
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意义
生物学标记
淋巴管生成
淋巴转移
乳腺肿瘤
D2-40标记的乳腺癌淋巴管浸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D2-40
乳腺癌
淋巴管
淋巴管浸润
乳腺癌VEGF-C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的相关性
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D2-40
淋巴管生成
淋巴结转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D2-40标记人乳腺癌淋巴管密度的临床病理意义
来源期刊 实用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肿瘤 D2-40 免疫组化
年,卷(期) 2009,(1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51-305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41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09.18.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长生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外科 59 323 9.0 14.0
2 刘民锋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外科 30 208 7.0 12.0
3 丁贵坡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外科 7 56 4.0 7.0
4 甄乐峰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外科 4 35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肿瘤
D2-40
免疫组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学杂志
半月刊
1006-5725
44-1193/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4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9364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