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考察现时商品吴茱萸的真伪和质量.方法:采用性状、粉末组织显微鉴定的方法.结果:3种商品吴茱萸正品果实均为类圆形、五角状扁圆形(5瓣),果实表面具多数疣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或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被有黄色茸毛的果柄,香气皆浓烈而苦.类似品似正品特征;巴氏吴萸虽有疣状突起,但其形为2~5瓣不等,开裂者的内果皮常向上反卷与外部果皮分离,质松泡,味淡而有别;3种伪品为果实及花蕾,与正品有较大的区别.正品均以含腺毛的大小、非腺毛的长短、粗细,细胞组成个数以及胞腔内含红棕色、黄色物质的不同等与石细胞的多少,壁的厚薄,草酸钙簇晶的多少等为其主要特征及区分其种间的微小差异.极幼嫩的正品果实粉末中尚未见到石细胞,但含花粉粒.3个伪品均含草酸钙簇晶;25号伪品有淀粉粒,无非腺毛、腺毛、石细胞;26号伪品有石细胞、非腺毛,非腺毛极长,胞壁均有疣状突起和角质线纹,无腺毛;27号伪品无腺毛、石细胞,有花粉粒.结论:现时商品吴茱萸的来源除吴茱萸、石虎、疏毛吴茱萸近成熟的果实外,尚有或掺有以上种类带部分花组织的极幼小果实("小花")和巴氏吴萸及其它伪品混充,应注意鉴别.
推荐文章
商品吴茱萸的真伪质量检定考察报告(Ⅱ)
吴茱萸
类似品与伪品
TLC与HPLC鉴别
含量测定
不同来源吴茱萸药材质量的比较
吴茱萸
吴茱萸碱
吴茱萸次碱
柠檬苦素
水分
灰分
浸出物
商品防己真伪质量考查报告(Ⅱ)
防己
混淆品与伪品
TLC与HPLC
鉴别
含量测定
中药吴茱萸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吴茱萸
吴茱萸碱
吴茱萸次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商品吴茱萸的真伪质量检定考察报告(Ⅰ)
来源期刊 中药材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吴茱萸 类似品与伪品 性状与显微 鉴别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鉴别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9-88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2.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4454.2009.0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月秋 29 205 9.0 12.0
2 于黎明 18 182 6.0 13.0
3 陈代贤 25 164 7.0 11.0
4 冷爱晶 17 70 3.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吴茱萸
类似品与伪品
性状与显微
鉴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材
月刊
1001-4454
44-1286/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67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20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