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日曲观察知柏地黄丸对抑那通诱导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 选用18日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ICPP模型组,知柏地黄丸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01.4 g·kg-1·d-1、50.7 g·kg-1·d-1),甲地孕酮对照组(剂量为3.9 mg·kg-1·d-1);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物抑那通,首次剂量为1573.5 μg/kg,第2次、第3次剂量均为1180μg/kg,隔日1次,复制模型;检测各组小鼠阴道开口数,体重,血清雌二醇(E2)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子宫、卵巢重量,计算子宫指数和卵巢指数,子宫和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卵巢组织病理学变化等.结果 知柏地黄丸高剂量组于造模第3-4天对抑那通所致阴道开口提前有抑制作用(P<0.05,P<0.01),知柏地黄丸低剂量组于造模第2-5天对抑那通所致阴道开口提前有抑制作用(均P<0.05,P<0.01),甲地孕酮对照组于造模第3天对抑那通所致阴道开口提前有抑制作用(P<0.05);知柏地黄丸高剂量组可降低抑那通所致子宫重量增加(P<0.05),知柏地黄丸低剂量组及甲地孕酮对照组均可降低抑那通所致子宫、卵巢重量增加及子宫指数和卵巢指数的升高(P<0.01);高、低剂量的知柏地黄丸及甲地孕酮均有抑制抑那通降低E2水平的作用(P<0.05,P<0.01),各给药组对抑那通升高LH水平、诱导阴道角化细胞的出现及排卵后出现的子宫内膜分泌期改变无明显影响.结论 知柏地黄丸对抑那通刺激诱导的ICPP模型具有一定的对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PGA的靶腺(性腺)而起作用.
推荐文章
知柏地黄丸化裁方治疗特发性性早熟疗效观察
知柏地黄丸化裁方
特发性性早熟
疗效
加减知柏地黄丸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者骨相关指标的影响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加减知柏地黄丸
骨相关指标
知柏地黄丸治疗痤疮48例疗效观察
知柏地黄丸
痤疮
皮损
知柏地黄丸联合大补阴丸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效果研究
知柏地黄丸
大补阴丸
胃痛
中枢性性早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知柏地黄丸对抑那通诱导特发性性早熟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
来源期刊 上海中医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知柏地黄丸 药理学 性早熟 黄体生成素 雌二醇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年,卷(期) 2009,(8)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6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孟渊 9 73 4.0 8.0
2 徐雯 9 63 4.0 7.0
3 肖柳英 9 102 6.0 9.0
4 韩超 2 10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知柏地黄丸
药理学
性早熟
黄体生成素
雌二醇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中医药杂志
月刊
1007-1334
31-1276/R
大16开
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 114信箱
4-13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65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