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聚(四氢呋喃-co-氧化丙烯)二醇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硬段、1,2-二羟基-3-丙磺酸钠为亲水扩链剂,采用自乳化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磺酸型表面活性单体制备的水性聚氨酯(简称磺酸型WPU)微乳液;与羧酸型WPU微乳液进行了对比实验,对微乳液的粒子形态、粒径分布及微乳液的其他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磺酸型WPU微乳液的粒子呈球形,粒径呈多元分布;WPU微乳液具有假塑性流体的特征,表观黏度小于250 mPa*s (剪切速率25 s-1时),且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规律呈现一定的"切力变稀"特征;相对于常规的羧酸型WPU微乳液,磺酸型WPU微乳液具有更高的固含量和更低的表面张力,且具有较好的低温、高温及室温稳定性.
推荐文章
磺酸型自乳化端羟基有机硅/聚氨酯微乳液
有机硅
封端剂
自乳化法
聚氨酯微乳液
马来酸酐双酯型表面活性单体的合成和性质
表面活性单体
乳液聚合
马来酸酐双酯
可聚合表面活性剂
性质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制备及影响因素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微乳液
动态光散射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磺酸型表面活性单体制备水性聚氨酯微乳液
来源期刊 石油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磺酸型表面活性单体 自乳化法 水性聚氨酯微乳液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精细化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1-54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323.8
字数 42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8144.2009.05.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发兴 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24 304 12.0 17.0
2 卫晓利 中北大学理学院 23 461 14.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7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56)
二级引证文献  (88)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2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3(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6(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磺酸型表面活性单体
自乳化法
水性聚氨酯微乳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化工
月刊
1000-8144
11-2361/TQ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4号(北京1442信箱)
2-401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25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09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