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有半数的心力衰竭病人因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死于心源性猝死.T波电交替是公认的预测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指标.早在许多年前就发现T波电交替与心源性猝死有关,近年来新建了频域和时域测量方法.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异常增大是T波电交替的机制.最近研究发布的用微伏级T波电交替进行心肌梗死后危险性分层的初步结果否定心肌梗死后左室射血分数<30%的病人发生致死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但体内除颤器置入前T波电交替的对心源性猝死一级预防试验和非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T波电交替的预测价值试验则强有力地支持T波电交替能预测心律失常.
推荐文章
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心力衰竭病人危险度预测的荟萃分析
微伏级 T波电交替
心力衰竭
风险比
动态心电图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心源性死亡危险度预测的荟萃分析
微伏级 T波电交替
动态心电图
心源性死亡
风险比
心电图评估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同步化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同步化治疗
心电图
QRS波时限形态
QT离散度
电轴
T波电交替的研究进展
T波电交替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波电交替预测心力衰竭病人心源性猝死价值的新分歧
来源期刊 心血管病学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T波电交替 心源性猝死 室性心律失常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8-31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6+1|R541
字数 33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934.2009.02.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灏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16 139 7.0 11.0
2 陈日新 2 41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T波电交替
心源性猝死
室性心律失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心血管病学进展
月刊
1004-3934
51-1187/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青龙街82号
62-16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2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13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