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内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及其与腋窝淋巴结癌细胞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5-核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双霞染色法,对50例乳腺组织标本(包括乳腺癌组织标本40例,乳腺纤维瘤组织标本5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5例)中的LVD进行光镜观察和图像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的LVD值16.10±1.51,明显大于乳腺纤维瘤组织中的LVD值12.45±0.47,也大于正常乳腺组织中的LVD值12.37±0.45.在腋窝淋巴结出现癌转移组,其乳腺癌组织中的LVD值17.74±0.48,明显大于无腋窝淋巴结癌转移组的LVD值为14.88±0.49.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的LVD与腋窝淋巴结癌转移状态密切相关,是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有价值指标之一.
推荐文章
乳腺癌VEGF-C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的相关性
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D2-40
淋巴管生成
淋巴结转移
人乳腺癌中淋巴管密度与淋巴管生成的研究
乳腺癌
淋巴管密度
淋巴管生成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评估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腋窝淋巴结
乳腺癌
转移
诊断
MSCT与DCE-MRI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前评估的价值
多层螺旋CT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评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腺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与腋窝淋巴结癌细胞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期刊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管 肿瘤转移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9-24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7.9
字数 16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3205.2009.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保芝 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61 381 12.0 17.0
2 曹雷 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29 132 6.0 10.0
3 王树峰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腺体外科 23 142 6.0 11.0
4 许丙辉 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外二科 15 38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4)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肿瘤
淋巴管
肿瘤转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7-3205
13-1209/R
大16开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
18-31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06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