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透皮给药比口服和注射给药具有避免肝脏首过效应、避免胃肠道降解、避免皮肤损伤、释药速率稳定、血药浓度可控,毒副作用小,停、用药方便和给药频率低等优点,利于长期治疗.本实验中草药组成复方以水提醇沉法、回流法、浸制法制得浸膏,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装置,以离体鸡皮为屏障生理盐水为接受介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复方在不同条件下的吸光度,来判断其透皮效果.结果表明,回流法制得透皮剂浸膏的吸光度晨大.回流法所制透皮剂渗透效果最佳,随着时间的延长,渗透效果不断加强,其透皮效果明显优于水提醇沉法和浸渍法;水提醇沉法和浸渍法所制透皮剂效果不显著.
推荐文章
中药透皮剂促渗透机理
中药透皮剂
促渗透
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
载体方法
浅谈透皮贴剂的发展
透皮贴剂
生产
研发
正交设计金英黄归液透皮剂的制备
金英黄归液
透皮剂
正交设计
制备
透过率
肛肠科外用凝胶剂的制备及其体外透皮性能考察
凝胶类
芦丁
超高效液相色谱
皮肤吸收
中医肛肠科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药透皮剂的研究
来源期刊 光谱实验室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透皮剂 扩散 渗透效果 分光光度法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176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57.32
字数 15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138.2009.01.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韶昱 3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透皮剂
扩散
渗透效果
分光光度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谱实验室
双月刊
1004-8138
11-3157/O4
16开
北京市高梁桥斜街13号院35号楼204室
82-86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7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71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