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场岩体一面临空,上覆围岩的应力由原来的三向应力状态变为二向应力状态.在次生应力的作用下,随工作面的推进,上覆岩层将出现受拉区和塑性区.为此,提出了岩体断裂失稳的应力判据,该判据可以计算出顶板的拉应力区、塑性断裂区和O型圈的范围.并以白皎煤矿地质资料为背景,用3D-σ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采场的三维结构模型,用应力判据结合数值分析的结果,计算出了顶板拉应力区、塑性断裂区和O型圈的范围;并分析了不同步距老顶受拉区、塑性区、O型圈和顶板沉降的演化特征.研究成果可为采场压力计算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大采高采场上覆岩层运移规律数值模拟
大采高
上覆岩层
3DEC
碎胀系数
冒落高度
离层量
支架
动载系数
黄河北煤田薄煤层采场上覆岩层纵向分带发育规律
采场结构
薄煤层
岩层运动
采动裂隙带
上覆岩层
采场上覆岩层下沉量计算的"模拟载荷"法
开采沉陷
模拟载荷
弹性地基板
上覆岩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采场上覆岩层塑性断裂区域和移动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矿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采场 应力判据 塑性断裂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采选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1,7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D32/TV313
字数 37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051.2009.03.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鲜学福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62 5791 41.0 69.0
2 姜永东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0 1837 25.0 42.0
3 李晓红 重庆大学西南资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5 4218 38.0 55.0
4 殷名莉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采场
应力判据
塑性断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矿业
月刊
1004-4051
11-3033/TD
大16开
北京市西直门北大街45号时代之光名苑2号楼901
2-566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7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588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