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野外地质和勘查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论述了赵楼井田构造发育、组合及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石炭-二叠纪成煤期后,多期性质、强度不同的构造作用相互叠加、改造,致使赵楼井田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发育次之.断裂构造主要有近NS、NW、NE及NNE向四组,其中以NE、NNE向为主,NW向断层组多为落差、延展长度都较小的断层.断裂以正断层为主,在剖面上主要表现为堑-垒构造组合,这种组合特征不仅使矿井构造更加复杂,而且使煤层的连续性受到破坏.井田东南部断层发育,断层叠加于早期的褶皱之上,破坏了褶皱的完整性,构成井田的构造复杂区.赵楼井田构造发育规律及成因机制的研究为今后矿井建设与生产提供了地质依据.
推荐文章
新汶煤田汶南井田滑动构造发育规律
汶南井田
滑动构造
规律
赵楼井田深部地应力的构造控制机理
矿井构造
构造演化
地应力
主应力
耦合
黄河北煤田赵官井田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主控因素
黄河北煤田
赵官井田
瓦斯赋存
主控因素
地下水动力条件
岩浆侵入
广西合山煤田岩溶发育规律及机制研究
合山煤田
岩溶
发育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巨野煤田赵楼井田构造发育规律
来源期刊 中国煤炭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赵楼井田 构造 发育规律
年,卷(期) 2009,(10) 所属期刊栏目 煤田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2,25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18.110.2
字数 38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1803.2009.10.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波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 136 3427 32.0 54.0
2 窦新钊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 10 103 5.0 10.0
3 刘磊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 38 161 7.0 10.0
4 孙璐伟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9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2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赵楼井田
构造
发育规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煤炭地质
月刊
1674-1803
13-1385/TD
16开
北京市丰台区外环西路26号院25楼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49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