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苏丹草大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该病的流行规律及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研究了温度、pH、光照、营养条件对苏丹草大斑病菌营养生长的影响及温度、pH、湿度、营养条件对该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苏丹草大斑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5℃;pH范围5.0~9.0,最佳为8.0;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在试验的培养基中以PDA+苏丹草种子煎汁是生长最好的.该菌孢子萌发的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0℃;pH范围3.0~9.0;在相对湿度为100%的条件下容易萌发,水滴中更易萌发.1%的葡萄糖液、1%乳糖液、1%蔗糖液及2%苏丹草种子煎汁都能促进孢子萌发,而1%蔗糖液是最适宜该菌孢子萌发的液体环境.生物学特性表明,该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对环境适应力较强的病原菌.
推荐文章
玉米圆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玉米圆斑病菌
生物学特性
温度
pH值
光照
玉米圆斑病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玉米圆斑病
菌丝
孢子
生物学特性
延龄草生物学特性研究
延龄草
生物学
特性
树莓灰斑病病原生物学研究
树莓
灰斑病
病原生物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苏丹草大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华北农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苏丹草大斑病 大斑突脐孢 生物学特性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4-177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44.1
字数 355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洪友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62 455 11.0 17.0
2 刘正坪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系 38 362 13.0 16.0
3 胡俊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57 666 15.0 21.0
4 常静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24 165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苏丹草大斑病
大斑突脐孢
生物学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北农学报
双月刊
1000-7091
13-1101/S
大16开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18-1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7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8357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