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基于黄河流域的实地调查,定量分析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相关的政策决策提供了实证依据.调查发现,黄河流域地区真正能采用规范的保护性耕作的面积很小,大部分农民只是采用了其中某一项技术.计量结果表明,政策支持、项目实施、劳动力机会成本和灌溉条件等因素都影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从长期来看,随着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农民知识技能和资金投资能力的提高.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和有效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的试验、示范和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以及灌溉条件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保护性耕作必将被更多的农民所认识和采用,成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的耕作和生产方式.
推荐文章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进展
黄河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可持续发展
技术引进对黄河流域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引进
绿色经济增长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氮素流失模数研究
黄河流域
氮素流失模数
黄河流域濒危物种保护热点区与保护空缺识别
生物多样性
热点区
保护空缺
黄河流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流域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来源期刊 资源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影响因素 政策 社会经济条件 黄河流域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生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1-647
页数 7页 分类号 P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7-7588.2009.04.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季焜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127 4043 33.0 62.0
5 王金霞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39 942 15.0 30.0
9 张丽娟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96 228 8.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197)
二级引证文献  (84)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33)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9(32)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20(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保护性耕作技术
影响因素
政策
社会经济条件
黄河流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资源科学
月刊
1007-7588
11-3868/N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82-4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4917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