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肾透明细胞癌发病机制与组织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将标本离体后分成三组,(1)肾透明细胞癌组(根据肿瘤分期再分四组);(2)癌旁组织组;(3)正常肾组织组.用TUNEL法对标本检测.结果:在肾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肾组织组均有凋亡发生.正常肾组织组细胞核有弱的阳性表达,癌旁组织表达明显增多,肾癌组织阳性表达最少.结论:细胞凋亡减少是肾透明细胞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推荐文章
雷公藤红素对肾透明细胞癌786-0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肾肿瘤
腺癌,透明细胞
雷公藤红素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Survivin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肾透明细胞癌
survivin
凋亡
人肾透明细胞癌中EGFRvⅢ的表达及意义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Ⅲ型突变体(EGFRvⅢ)
肾透明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图像分析
miR-2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miR-21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786-O细胞
增殖
凋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肾透明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导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细胞凋亡 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
年,卷(期) 2009,(8)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3,133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37.11
字数 11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0959.2009.08.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雷 河北医科大学组织与胚胎教研室 139 703 12.0 20.0
2 赵春芳 河北医科大学组织与胚胎教研室 66 331 10.0 14.0
3 董晓菊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放射所 25 70 5.0 7.0
4 孙万彬 河北医科大学组织与胚胎教研室 8 19 3.0 4.0
5 张建勇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5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肾透明细胞癌
细胞凋亡
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导刊
月刊
1009-0959
11-4395/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26号院2号楼
2-492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409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7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