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大鼠肾皮质微循环变化及意义.方法 SD大鼠48只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O组)和胆总管结扎组(BDL组)各24只,每组再分别于术后3 d、7 d、10 d各取8只大鼠,应用WX-9型微循环显微镜观测大鼠肾皮质微血管管径和密度变化及微血管周围的渗出情况.应用LISCA激光多普勒组织灌流图像仪观测各组大鼠肾皮质血液灌流量的变化.结果 BDL组胆总管结扎后,肾皮质微血管收缩,血液灌流值减小,7 d、10 d时微血管数量减少,且随胆道梗阻时间延长变化更加明显(P<0.05,P<0.01),微血管周围出现渗出.SO组各时点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梗阻性黄疸可引起大鼠肾皮质微循环障碍,血液灌流量减少,并随梗阻时间延长而加重.
推荐文章
恶性梗阻性黄疸实验模型建立及评价
恶性梗阻性黄疸模型
移植性肝癌
动物模型
慢性渐进性梗阻性黄疸模型建立及评价
良性梗阻性黄疸模型
慢性纤维瘢痕样狭窄
胆总管电灼烧伤
肾脏细胞凋亡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肾脏损害中的作用及丹参的影响
梗阻性黄疸
细胞凋亡
肾损害
病理学
丹参
Bcl-2和Bax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
梗阻性黄疸
细胞凋亡
Bcl-2蛋白
Bax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梗阻性黄疸大鼠肾皮质微循环变化及意义
来源期刊 疑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疸,梗阻性 肾脏皮质 微循环 大鼠
年,卷(期) 2009,(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8-390,后插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
字数 44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450.2009.07.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勇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 309 1709 19.0 25.0
2 范立侨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 135 755 12.0 19.0
3 张庆富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 105 522 12.0 16.0
4 王车江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 36 187 8.0 11.0
5 陈进军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肝胆外科 17 70 5.0 7.0
6 赵群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 141 926 14.0 23.0
7 秦琦瑜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肝胆外科 12 45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疸,梗阻性
肾脏皮质
微循环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疑难病杂志
月刊
1671-6450
13-1316/R
大16开
石家庄市天山大街238号
18-187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0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70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