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多发性硬化(AMS)临床、MRI和病理特点,初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收集我院AMS 4例,分别从临床、头颅MRI和病理进行分析.治疗上子3个疗程甲基强的松龙(MPS)冲击,并辅以人体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功能残缺评定量表(EDSS)评分.[结果]4例AMS中,2例为Marburg型,2例为Balb型.临床共同特点是男性、起病急、亚急性病程、进展快、病情重及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头颅MRI Marburg型以大脑半球白质和脑干大块的高信号为主,Balb型DWI病灶呈高、低交替的环形病灶.1例Balo型病理改变与经典MS(CMS)不同,病灶呈同心圆分布,病灶内未见CD4~+或CD8~+T细胞浸润,可见大量吞噬髓鞘的巨噬细胞,伴血脑屏障(BBB)破坏.3例患者经过3个疗程MPS冲击治疗,辅以IVIG冲击治疗有效,EDSS平均减少5±1.5分.[结论]与CMS相比,AMS无论在临床、病理,还是在头颅MRI上有明显的异质性;Balb发病机制可能与BBB破坏和巨噬细胞毒性有关;治疗上联合应用大剂量、多疗程MPS与IVIG有效.
推荐文章
儿童多发性硬化的磁共振成像特点
儿童
多发性硬化
磁共振成像
多发性硬化的磁共振成像特点
多发性硬化
临床特点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检查在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多发性硬化
磁共振成像
磁化传递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
磁共振新技术在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应用
多发性硬化
磁共振成像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磁化传递成像
弥散成像
磁共振波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急性多发性硬化的临床与磁共振表现及病理变化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多发性硬化 临床表现 病理 磁共振成像 发病机制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1-77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4
字数 269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荣良群 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 85 427 11.0 14.0
2 朱本亮 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 36 178 8.0 11.0
3 袁勇 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科 21 84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多发性硬化
临床表现
病理
磁共振成像
发病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双月刊
1672-3554
44-1575/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46-141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5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023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