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新型双路易斯酸,三甲基氯硅烷和三氯化铟为催化剂引发傅氏烷基化反应,实现了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和聚苯乙烯(PS)共混物的原位增容. 红外光谱的结果验证了接枝物的存在.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反应共混物和简单物理共混物的形态, 前者分散相的尺寸小于1 μm,后者分散相的尺寸一般为3~4 μm. 原位生成的接枝物(PS-g-POE)起到相容剂的作用,增容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较明显的提升. 如:当m(POE):m(PS)=40:60 时,与相同组成的物理共混物POE/PS相比,其悬臂梁冲击强度由1.9 kJ/m~2增加至9.7 kJ/m~2,断裂伸长率由3.4%提高至46.3%. 增容后的共混物低频区的复数粘度升高,表明POE、PS间相互作用增加.
推荐文章
星状羟基功能化聚苯乙烯/聚乙烯两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茂金属化合物
活性自由基聚合
配位聚合
星状
苯乙烯/乙烯嵌段共聚物
聚苯乙烯-聚硅氧烷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大单体
聚硅氧烷
聚苯乙烯
接枝共聚物
聚丙烯/聚苯乙烯共混物形态研究进展
聚丙烯
聚苯乙烯
共混
形态
苯乙烯-GMA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在尼龙6/聚苯醚共混体系中的应用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共聚物(SG),反应型增容剂,尼龙6(PA6)/聚苯醚(PPO)合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路易斯酸催化原位增容乙烯辛烯共聚物/聚苯乙烯的共混物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反应共混 增容 接枝物 乙烯辛烯共聚物 聚苯乙烯
年,卷(期) 2009,(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9-1133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31
字数 29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518.2009.10.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殷敬华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6 64 5.0 6.0
2 石强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5 43 4.0 5.0
3 尹立刚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 10 1.0 2.0
4 刘焱龙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 1 1.0 1.0
5 柯卓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反应共混
增容
接枝物
乙烯辛烯共聚物
聚苯乙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