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后遗脑性瘫痪的促发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8年6月青岛市残疾儿童医疗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脑性瘫痪患儿资料,以面谈方式填写父母调查问卷,详细询问并记录新生儿期疾病情况尤其是黄疸情况.由专科医师进行全面的神经科体格检查、常规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检剐、格塞尔(Gesell)发育测查、脑CT或MRI检查.结果 满足诊断条件者共35例,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5个月至9岁2个月,中位值23个月.其中足月儿25例,早产儿10例.除脑性瘫痪外,16例患儿合并牙齿发育不良,6例患儿合并听觉障碍.ABR测得的听力阈值75~105 dB,均为双侧性损伤,1例合并West综合征.35例患儿中21例因"核黄疸"、"胆红素脑病"住院治疗,主要病因为ABO溶血症和感染;就诊时间以及高胆红素血症干预时问为生后2 d至生后1个月,中位值7 d;血清总胆红素(TSB)范围400.0~889.9μmol/L,中位值580.0μmol/L,其中10例进行了换血治疗,其他给予蓝光照射、输注白蛋白等.14例患儿有严重黄疸史但未曾诊治,其中7例为早产儿.结论 家长和基层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尤其早产儿黄疸重视不够,严重黄疸就诊和治疗过晚是胆红素脑病引起脑性瘫痪的促发因素.如何加强一级和二级预防是临床首要问题.
推荐文章
1377例脑性瘫痪患儿围生期高危因素分析
脑性瘫痪
高危因素
围生期
早期干预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临床危险因素研究
婴儿,新生
核黄疸
危险因素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继发脑性瘫痪的危险因素分析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延误治疗的因素分析
脑性瘫痪
延误治疗,回顾分析
病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胆红素脑病引起的脑性瘫痪及其促发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胆红素脑病 核黄疸 核磁共振成像 促发因素
年,卷(期) 2009,(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5-8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89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性瘫痪
胆红素脑病
核黄疸
核磁共振成像
促发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月刊
1005-2224
21-1333/R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5层
8-171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17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614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