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总结经导管介入治疗≥15mm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997年9月至2008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应用双盘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123例≥15 mm继发孔型ASD患儿,其中男54例,女69例;年龄2.7~18.0岁,平均(9.11±4.75)岁;体重12~92 kg,平均(33.09±17.68)kg.所有惠儿均经临床体检、X线胸片、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确诊为继发孔型ASD.结果 118例成功封堵ASD,成功率95.9%.本组病例经TTE测得ASD直径15~34 mm,平均(19.35 ±3.94)mm;选择封堵器直径1840mm,平均(23.94±4.55)mm.主肺动脉压力(32.73±8.46),(12.77±4.61)mmHg(1 mmHg=0.133 kPa),平均压(20.69±5.90)mmHg,Qp/Qs(2.84±2.39):1,全肺阻力(16.56±13.36)kPa·s/L.117例(95.1%)为单孔ASD病例,6例为多孔ASD;1例(两缺损孔之间距离为10mm)分别用14mm和10mm两个封堵器封堵,其余均应用单一封堵器封堵.1例合并预激综合征,1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PS).结论 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经导管介入治疗大型ASD(≥15mm)安全可靠.
推荐文章
应用国产伞封堵术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的护理
房间隔缺损
封堵术
介入治疗
护理
经皮介入治疗幼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
心脏缺损,先天性
房间隔缺损
幼儿
介入治疗
两例房间隔缺损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分析
房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及其疗效评价
动脉导管未闭
房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介入治疗大型房间隔缺损123例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大型房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年,卷(期) 2009,(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3-86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桂珍 24 110 6.0 9.0
2 金梅 50 273 10.0 15.0
3 韩玲 58 332 10.0 16.0
4 郑可 15 73 4.0 8.0
5 王霄芳 13 41 3.0 6.0
6 梁永梅 13 38 3.0 6.0
7 吴江 48 193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型房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月刊
1005-2224
21-1333/R
大16开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9号5层
8-171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17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614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