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制备了4种不同增强形式的铝基复合材料:SiG均匀增强(A)、SiCp集中增强(B)、Si3N4网络骨架增强(C)以及碳纤维三维编织增强(D),研究了它们在各种循环应力幅度和循环次数下的力学响应规律以及预力学循环对常规力学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力学循环过程中,材料A、B、C均存在循环硬化,并都在最初10次循环内达到稳定;存在一个特定的预加栽应力幅曰,能使材料的屈服强度达到最理想;作为非连续增强体SiCp增强材料A,其T6时效态的屈服强度明显优于其他材料;连续增强体Si3N4网络陶瓷增强材料C强度较高而塑性不足;SiCp集中增强材料B兼具了非连续增强体和连续增强体的塑性和韧性;碳纤维增强材料D由于内部碳纤维混乱排布导致在力学循环过程中产生了循环软化。
推荐文章
AlN 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研究进展
铝基复合材料
AlN
构型设计
强韧化机理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发展现状
石墨烯
铝基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化学镀铜
石墨烯
铝基复合材料
放电等离子烧结
力学性能
耐蚀性能
维尼纶纤维增强石膏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纤维增强材料
断裂韧性
冲击韧度
复合材料
界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增强体形态、分布对铝基复合材料力学循环特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增强体形态及分布 力学循环特性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1-544
页数 4页 分类号 TB3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韬 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59 352 11.0 16.0
2 张帆 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62 433 10.0 19.0
3 周贤良 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2 3 1.0 1.0
4 华杰 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3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铝基复合材料
增强体形态及分布
力学循环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半年刊
1005-023X
50-1078/TB
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8号
出版文献量(篇)
255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