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合成了乙氧基苯基、丁氧基苯基、十六烷氧基苯基取代3种硫代双烯镍配合物,并用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测试表明这3种化合物近红外区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927,929和932 nm且具有较大的摩尔消光系数.在此基础上,将3种配合物用注射成型方法掺入PMMA树脂中制备了近红外吸收复合材料,3种材料在900~1 000 nm范围内光密度大于3.7,在可见光区平均透过率大于30%,是很好的近红外吸收材料.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烷氧基苯基取代硫代双烯镍配合物近红外吸收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来源期刊 兵工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近红外吸收材料 硫代双烯镍配合物 注射成型
年,卷(期) 2009,(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7-1231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31
字数 41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1093.2009.09.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大军 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35 121 5.0 9.0
2 何兴权 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32 122 6.0 10.0
3 周奋国 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9 29 4.0 5.0
4 段潜 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5 198 7.0 13.0
5 周涛 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有机高分子材料
近红外吸收材料
硫代双烯镍配合物
注射成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兵工学报
月刊
1000-1093
11-2176/TJ
大16开
北京2431信箱
82-14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44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