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提高锌负极大倍率充放电的性能,先以直接反应法和球磨法合成了四边形、六边形和不规则三种形态的锌酸钙,并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对其进行了表征,然后以恒电流充放电法考察了三者作为负极添加剂时对锌镍电池大倍率充放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锌酸钙的晶体形貌在低倍率充放电时对锌负极性能影响差别较小,但随着充放电倍率的加大,这种差异也迅速放大.其中添加不规则形态锌酸钙的锌负极性能最差;而添加六边形和四边形锌酸钙的锌负极性能较好,其中又以六边形锌酸钙最佳,其电极反应速度快,放电平台高和循环寿命长.
推荐文章
锌负极用锌酸钙的电化学制备法及其性能研究
电化学合成法
放电平台
锌酸钙
锌镍电池
循环伏安法
化学合成法制备锌镍电池负极材料锌酸钙
化学合成法
放电平台
锌酸钙
锌镍电池
循环伏安法
无机缓蚀剂对锌负极性能的影响
锌镍电池
锌负极
无机缓蚀剂
电极变形
腐蚀
锌酸钙的制备与电化学生能研究
酸钙
锌电极
粉末微电极
电化学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锌酸钙形貌对锌负极大倍率充放电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电源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锌酸钙 锌负极 大倍率充放电 循环性能
年,卷(期) 2009,(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4-69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M911
字数 29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087X.2009.08.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占红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62 417 12.0 16.0
2 赵玉彬 8 69 4.0 8.0
3 王升威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6 107 6.0 9.0
4 段浩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0 30 3.0 4.0
5 廖建平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4 37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锌酸钙
锌负极
大倍率充放电
循环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源技术
月刊
1002-087X
12-1126/TM
大16开
天津296信箱44分箱
6-28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23
总下载数(次)
56
总被引数(次)
558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