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地下水脆弱性进行研究,选取地下水位埋深、包气带岩性、含水层砂层厚度等 6 个因子建立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离差最大化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使得权重的分配有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以 MATLAB 为平台编制了常用计算程序,将其应用于抚州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与分区,取得良好结果.
推荐文章
灰色关联度法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与分区中的应用
灰色关联度
地下水脆弱性
指标体系
离差最大化方法
滹滏平原地下水资源脆弱性时变分析
地下水资源脆弱性
评价指标
时变性
顺义区地下水水源地脆弱性评价
地下水源地
脆弱性
指标体系
灰关联度
面源污染视角下的岩溶区地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基于PSR-物元可拓模型的分析
农业面源污染
地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岩溶区
物元可拓模型
PSR
贵州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灰色关联度法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与分区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地下水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地下水脆弱性 指标体系 离差最大化方法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地下水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7,64
页数 4页 分类号 P322.7
字数 22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184.2009.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光泉 127 1140 18.0 27.0
2 孙丰英 23 118 7.0 9.0
3 唐文锋 23 118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33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59)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灰色关联度
地下水脆弱性
指标体系
离差最大化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下水
双月刊
1004-1184
61-1096/TV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30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20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