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干预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10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常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立即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对照纽仅按常规支架植入术治疗.实验组与对照组再依据临床类型分别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个亚组;分别于冠状动脉支架术前、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及72小时留取外周血,检测血清hsCRP值.结果 ①对照组PCI后12小时始各点hsCRP值与术前比较均升高,且48小时达到高峰(17.16±18.93)mg/L(P<0.05);72小时开始下降(13.39±14.36)mg/L(P<0.05);②实验组PCI后12小时始hsCRP值与术前比较均升高,且12小时即达到高峰(7.21±11.01)mg/L(P<0.01),24小时开始下降(5.62±10.37)mg/L(P<0.01);③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各相应时点比较,实验组术后hsCRP水平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④依据不同临床类型分组,实验各亚组术后hsCRP水平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各亚组(P<0.05).结论 支架术后即刻给予小剂量地塞米松干预可有效抑制hsCRP浓度水平.
推荐文章
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时边支血管累及程度的关系
高敏C反应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
分叉病变
支架
血清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的关系
胱抑素C
高敏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
冠状动脉痉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冠状动脉痉挛
C反应蛋白
发病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剂量地塞米松短期干预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荟萃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反应蛋白质 地塞米松
年,卷(期) 2009,(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4-56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4
字数 244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天和 贵州省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28 47 3.0 5.0
2 刘晓桥 贵州省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14 14 2.0 3.0
3 韩玉泽 贵州省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1 1 1.0 1.0
4 刘兴德 贵州省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状动脉疾病
C反应蛋白质
地塞米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荟萃
月刊
1004-583X
13-1062/R
大16开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
18-233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33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762
论文1v1指导